风驰直播

足球资讯 > 中超资讯

开启人生新赛道——退役运动员转型观察之三

来源:风驰直播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9:55:20

风驰直播4月5日讯 2日晚的中超联赛“京津德比”开踢之前,举行了一场温馨的退役仪式。在北京国安天津津门虎都效力过的35岁老将于洋,在现场球迷的见证和祝福中告别绿茵赛场。

纵有万般不舍,对运动员来说,或早或晚都要面临退役的那一天。毕竟,竞技体育总体上是吃“青春饭”的行业,一旦年龄偏大、竞技状态下滑,就不得不考虑退役。

中国是体育大国,据统计,每年约有超过3000名运动员退役。赶上奥运会或全运会的年份,退役的运动员会更多。

退役并不“退圈”,不少优秀运动员退役后选择当教练,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比赛经验,为中国体育事业传递薪火、贡献力量。如乒乓球奥运冠军王皓、羽毛球世界冠军夏煊泽等,退役后转型当教练,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。

还有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走上体育部门的领导岗位,像跳水奥运冠军熊倪、乒乓球世界冠军乔云萍、举重奥运冠军占旭刚、排球奥运冠军李珊等。

在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当下,越来越多运动员退役后去学校当体育老师。校园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,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。

也有运动员退役后去大学读书、“充电”。获得“国际运动健将”称号或重要比赛优秀名次的运动员,有的还能保送入学。

跨界经商、创业的一些运动员也取得了成功,最为人熟知的是体操奥运冠军李宁,他创办的李宁运动品牌家喻户晓。中超深圳新鹏城前队长王栋的新事业从一家潮汕牛肉火锅店起步,如今发展为拥有2000名员工的多元经营的集团化公司。

在互联网和短视频的风口,退役运动员积极拥抱新赛道。抖音发布的《2024退役运动员数据报告》显示,过去一年,超过2500名退役运动员活跃在短视频平台,入驻人数同比增长15%。有的退役运动员拥有百万粉丝,他们的收入来自短视频分享、电商带货等方式。

社会的进步和发展,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转型渠道和就业方式。同时,运动员自身具备的能力和素质,尤其是拼劲和韧劲,也是他们转型成功的关键。

当然,从“体育人”到“社会人”,运动员的转型之路不可能都一帆风顺。

曾经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体教分离和“金牌至上”“锦标主义”思想,导致我们在培养运动员时片面追求竞技成绩而忽视文化教育,进而导致运动员文化底子薄、综合能力差、社会适应力弱。可想而知,那种模式培养出来的运动员,退役后的转型之路走得不会轻松。尤其是没有拿过亮眼成绩的冷门项目运动员,退役后的转型和就业可能更难。

今时不同往日。在新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模式下,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,退役后的境况也大为改观。但业界呼吁,仍需对退役运动员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和保障。

“最重要的支持是深入推进体教融合,让体育生‘两条腿走路’,既可以发挥体育天赋走竞技体育的道路,也能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,学知识、拿文凭。”中超深圳队前队长王栋说,体教融合就是要“培养完整的人”,让体育回归“人的全面发展”。

其次,要帮助运动员制定退役后的职业规划,并进行相应培训。有运动员表示,从小生活在运动队,两耳不闻窗外事,与社会严重脱节,脑子里想的都是训练、比赛,直到退役后才发现,自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,未来一片茫然,因此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职业指导、技能培训、心理辅导。

社会力量或许也可以给予退役运动员一些温暖和关爱。比如,有条件的相关企业可考虑面向退役运动员定向招聘。爱心企业或机构或可通过专项基金的方式资助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,帮助无收入来源、生活困难的退役运动员渡过难关。

“当然,最重要的是靠自己。”退役八年的天津女排功勋球员李莹说,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习、充实自己,让自己成为能胜任多个角色的“多面手”;要时刻告诉自己,“我是运动员,我又不是运动员”,要永葆运动员的优良作风和精神气质,不能指望用运动员的身份和光环去求得偏袒或关照。

靠自己,勇敢拼!曾经叱咤赛场的健儿,也当是自己人生的主宰。退役,是新生活、新赛道的起点,也意味着无限的可能。(完)

本页面内容均由风驰直播原创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合作!

足球直播

中超综合

中超综合

视频录像新闻

中超热门视频

中超录像集锦

中超滚动新闻

风驰直播
声明:本网站仅供体育爱好者进行比赛浏览观看研究之用,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用于非法用途,否则责任自负。所有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,如有违者本网有权随时予以删除,并保留与有关部门合作追究的权利。